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次韵毛君游陈氏园

苏辙 苏辙〔宋代〕

增筑园亭草木新,损花风雨怨频频。
筼筜似欲迎初暑,芍药犹堪送晚春。
薄暮出城仍有伴,携壶藉草更无巡。
归轩有喜知谁见,道上従横满醉人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新增筑造的园亭新栽了很多的草木,伤心风雨频频吹打,使很多花儿凋零。
竹子好像是想要迎接初夏的到来,芍药花好像还在相送晚春归去。
傍晚时分出城,路上还有路人相伴同行,带着酒壶,坐在草地上尽情地喝酒,不知喝了多少轮。
从园里回来的时候,心中的欢喜谁又能理解知晓,路上到处都喝酒喝醉而归家的人。

注释
频频:屡次,连续不断。
筼筜:一种皮薄、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。
薄暮:傍晚,太阳快落山的时候。
醉人:喝醉酒的人。

赏析

  首联“增筑园亭草木新,损花风雨怨频频”介绍诗人游访的原因,“增筑园亭草木新”写陈氏最近新筑了一处园亭,心情振奋,并希望与朋友们分享他的快乐。次句交代天气状况,“损花风雨怨频频”,近几日风雨不断,那些盛开的花朵都遭到了摧折,令人愁怨不堪。诗人们看见满地残花,一定在心里怜惜,更叹息美好总是短暂。

  但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,这就是颔联“筼筜似欲迎初暑,芍药犹堪送晚春”。诗人在主人的陪同下,在小园中惬意地闲逛,只见翠竹重生、芍药璀璨。筼筜,是生长在水边的高大竹子。作者用“迎初暑”三字,描绘出春末夏初之时,竹叶青青、茂密挺拔的景象。而芍药却似乎对春天恋恋不舍,依然摇曳多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苏辙

苏辙
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 1801篇诗文  831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临江仙·夜归临皋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。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縠纹平。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(余 一作:馀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鹧鸪天·重过阊门万事非

贺铸 贺铸〔宋代〕

重过阊门万事非。同来何事不同归。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
原上草,露初晞。旧栖新垅两依依。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浣溪沙·端午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
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