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阳春赋
李白〔唐代〕
东风归来,见碧草而知春。荡漾惚恍,何垂杨旖旎之愁人。天光青而妍和,海气绿而芳新。野彩翠兮芊绵,云飘摇而相鲜。演漾兮夤缘,窥青苔之生泉。缥缈兮翩绵,见游丝之萦烟。魂与此兮俱断,醉风光兮凄然。
若乃陇水秦声,江猿巴吟。明妃玉塞,楚客枫林。试登高而望远,痛切骨而伤心。春心荡兮始波,春愁乱兮如雪。兼万情之悲欢,兹一感于芳节。
若有一人兮湘水滨,隔云霓而见无因。洒别泪于尺波,寄东流于情亲。若使春光可揽而不灭兮,吾欲赠天涯之佳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东风归来的时候,人们见到碧草就知道春天来临。荡漾隐约,垂柳柔顺的样子为何如此让人感到哀愁。天色清朗,气候温和,江面上的雾气呈现碧绿色,花香清新。广远的田野一片碧绿,浮云被清风所吹当,景色鲜丽,相互辉映。水长长流去,山连绵不断,窥看青苔处涌出泉水。隐隐约约,若隐若现,看见飘荡在空中的蛛丝萦绕着轻烟。我的魂似乎都和这些景色一起断了,凄然的醉倒在这风光之中。
至于听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的声音,江岸峡谷中猿猴哀转的啼鸣,想起昭君出往边塞,宋玉放佚枫林。试着登上高山去眺望远方,则让人感到痛心切骨、悲愤之至。春心荡漾如同水波,春愁散乱如同飞雪。兼得所有情感上的悲伤与
简析
此赋以春景起兴,抒写人生羁旅之悲与相思难寄之痛。作者以瑰丽笔触勾画春色,以"荡漾惚恍"的迷离意象,暗喻春光易逝之哀;继而借明妃出塞、楚客吟枫等典故,糅合历史悲音与个人愁绪,在芳菲时节迸发万千悲欢;末以湘水佳人遥隔云霓的幻境收束,于极尽绚烂处见深沉憾恨,展现出李白式的浪漫哲思——既沉醉于天地大美,又清醒于人生孤绝,在春光的明灭中照见生命本质的苍凉与壮美。
李白
李白(701年2月28日~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),一说山东人,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7篇诗文 5967条名句
长沙过贾谊宅
刘长卿〔唐代〕
三年谪宦此栖迟,万古惟留楚客悲。
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。
汉文有道恩犹薄,湘水无情吊岂知?
寂寂江山摇落处,怜君何事到天涯!
无题二首·其一
李商隐〔唐代〕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
有所思
卢仝〔唐代〕
当时我醉美人家,美人颜色娇如花。
今日美人弃我去,青楼珠箔天之涯。
天涯娟娟姮娥月,三五二八盈又缺。
翠眉蝉鬓生别离,一望不见心断绝。
心断绝,几千里?
梦中醉卧巫山云,觉来泪滴湘江水。
湘江两岸花木深,美人不见愁人心。
含愁更奏绿绮琴,调高弦绝无知音。
美人兮美人,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。
相思一夜梅花发,忽到窗前疑是君。